本实验的系统虚拟仿真模型包含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移动通信接入网系统的配置,第二部分为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开通,第三部分为大型覆盖场景下的网络优化。整个系统包含了基站、核心网、射频单元、天线、网管系统、路测系统。
在移动通信接入网系统的配置中,根据系统的性能要求,计算出基站设备的基带载波带宽,根据载波带宽在确定所用射频单元的性能、数量,然后再确定天线系统的通道数。确定这些之后根据基站功能要求,选择基站的各功能板卡以及各板卡的接口性能,完成基站的安装。然后将基站与核心网、射频单元、天线系统、GPS、防雷装置根据接口连接起来,构成最终的移动通信接入网系统
在移动通信系统基站的开通中,在完成移动通信系统接入网系统的物理连接后,需要完成基站的配置,这就涉及到传输资源、射频资源、本地小区、基带资源的配置,只有上述任务完成后,终端才能够正常的接入到系统中。
大型覆盖场景下三大应用场景业务优化中,学生接收到网络问题的投诉,根据投诉的地点确定与之相关的基站,根据覆盖仿真,制定测试路线,然后根据投诉的业务类型搭建路测系统以及测试计划,进行问题的复现测试。再问题复现后,结合网管系统中基站的配置信息,及业务要求信息制定整改方案。根据整改方案,确定新的测试路线,本次测试路线要考虑调整的基站对其它地方可能造成的影响进行覆盖测试,制定新的测试计划然后进行验证测试,验证测试除了需要考虑以有的问题是否解决?还需要关心是否给网络造成了新的问题。
知识点:共 11 个
(1)移动通信系统系统架构
图1移动通信系统系统架构
(2)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结构
图2移动通信系统网络结构
(3)基站功能及硬件结构
图3基站硬件模块
基站包含如下主要硬件:
1)机框为各板卡提供总线连接;
2)主控制板基站的管理单元,同时负责与核心网连接;
3)基带板负责基带处理和Ir接口单元
4)环境监控单元实现对外环境监控,干接点输入输出和智能口,实现板卡节电功能
5)电源单元负责将220V交流和-48V直流转换为基站需要的电压
6)时钟同步单元用于时间同步可以选择使用GPS、北斗
7)散热单元
(4)计算公式:Ms=Nr*Nf*Nt*Nn*Cr,仿真度达到100%
DMs = Ms*75%
Ms : 总的峰值下载速率
Nr :子载波数
Nf : 调制符号效率
Nt : 天线通道数
Nn :单子帧传输符合数
Cr : 编码效率
DMs : 业务信道峰值下载速率
(5)RSRP(参考信号接收功率) = CRS(小区专用参考信号) - Lr(路损) + dBi(天线增益)
Lr = 20logd + 20logf + 32.4 其中 d = 距离、f = 频率。
(6)实际所需的I/Q数据带宽 = 天线数×1T1R I/Q数据带宽×单CPRI链路小区数
其中:
天线数:根据小区天线实际配置确定。例如2T2R的小区,则天线数为2。
1T1R I/Q数据带宽:与小区载频带宽相关。如表所示。
单CPRI链路小区数:CPRI链路上承载的总小区数。
表实际所需的LTE 1T1R I/Q数据带宽
(7)Ir接口与射频拉远单元及天线的关系
图4 Ir接口
(8)SCTP链路
核心网链路:链路协议类型为AMF,对端IP地址为核心网IP地址,工作模式为“客户端”。
FDD锚点基站链路:链路协议类型为ENDC,对端IP地址为锚点站业务IP地址,NR侧工作模式为“服务器”FDD锚点站为“客户端”。
(9)信号路测系统
路测系统应包括安装在PC机上的前端数据采集软件,外接测试终端、扫频仪、GPS天线。
后台分析系统应负责处理路测系统采集的海量数据,统计、分析网络问题,并以报表、报告的形式反应测试结果。
图5 路测系统结构
图6 路测系统在移动通信系统中的位置
(10)网络优化
网络优化流程
图7 网络优化流程
(11)乒乓切换信令流程
图8 乒乓切换信令流程